《哲学分析》2023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论金岳霖逻辑思想的展开方式
摘要:金岳霖是现代逻辑在中国得以研究并传播的奠基者,他将现代逻辑方法引入中国哲学体系的反思与重建之中,开辟了一条创新性的学术发展路径。从金岳霖逻辑思想的展开方式看,无论是关于逻辑与哲学、逻辑与自然科学、逻辑与社会生活之间关系的阐述,还是承载逻辑教育使命的现代逻辑知识体系的呈现,都表现出其逻辑思想具有鲜明的融通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特征,这也使得充满现代逻辑意识的中国逻辑学研究成为世界逻辑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凸显其当代价值。
关键词:金岳霖逻辑思想;现代逻辑;逻辑的世界性
作者:宁莉娜,上海大学哲学系教授。
金岳霖对“字”的哲学分析
摘要:金岳霖从知识论的视角对字进行了深刻的解析,主要着眼于字作为认知工具的形式。他探讨了字成立的四个必要条件:字是客观的呈现、字是样型与凭借、字有意念上的意义、字是语言文字的分子;还通过字的蕴藏探讨了不同哲学论域牵涉到的意义与意味问题;另外,从字的文法结构方面探讨了不同文法结构中哲学表达的差异性等。这些研究无疑不同于传统局限于语言学、文字学视域中对字的研究,而是拓展到哲学反思的层面,为我们今天理解字提供了一个重要维度。
关键词:金岳霖;字;知识论
作者:苗磊,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论金岳霖《论道》中的“可能”观及其转变
摘要:“可能”是金岳霖形而上学建构中的核心概念,他在《论道》中认为凡是逻辑上不矛盾的就是可能的。金岳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后则转而从具体条件出发去讨论“可能”。对于其“可能”观上的这一转变,可以作一种调和性的诠释。这种诠释仍然延续了金岳霖在《论道》中对“可能”的看法,即凡是逻辑上不矛盾的就是可能的,但是将问题的重心转移到是否存在逻辑矛盾的判定上,并将金岳霖后期所认为的“不可能”转化为逻辑上可能存在着矛盾来化解。
关键词:金岳霖;《论道》;可能;形而上学
作者:文碧方,武汉大学哲学院教授;李宝达,武汉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
胡塞尔论语言的逻辑性在隐喻中的起源
摘要:胡塞尔把逻辑判断的起源追溯到前谓词直观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由此带给逻辑判断形式以生命活力,突破了传统逻辑的那种僵化的理解,打破了西方两千余年占统治地位的实体主义的逻辑偏见,为原始思维、神话思维、艺术思维提供了更广阔的逻辑空间。然而,他出于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狭隘偏见,试图把一切诗性话语全部塞入“纯粹逻辑”的先验框架之中,以建立一门无所不包的“严格科学的哲学”,这就把逻辑形式的真正起源屏蔽掉了。在他那里,没有什么逻辑判断的起源,只有逻辑判断的前谓词阶段和谓词阶段所构成的“谱系”,因此语言、经验直观、诗归根结底也是逻辑,逻各斯的非逻辑含义被遮蔽了,活的隐喻被闷死了。纯粹逻辑是从语言中发展出来的,在隐喻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逻辑要素,而是诗性要素,语言起源于诗,而不是起源于逻辑。胡塞尔架空语言,一心要把非逻辑的东西都归于逻辑,无法真正解决逻辑的起源问题。但他提出的逻辑谱系学所暗示的恰好是:逻辑最初是语言中的非逻辑因素由于其自否定而形成起来的。
关键词:胡塞尔;逻辑谱系学;前谓词判断;隐喻;语言的诗性
作者:邓晓芒,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道家的德性论及其“玄德”之治思想
——兼论儒道的“文”“质”之辨
摘要:笼统而言,如其他诸家所论,先秦道家所谓的“德”“性”均有万物生而本具的禀赋之义。然道家更重“德”所标示的万物生之所以为生(或生之所由来)的原始义,其德性论也有如下特点:作为世界的本根,“道”具有“生养”万物之“德”;同样,作为“道”之所“生”者,万物也各备其“德”,即各有其独特的生命力和存在禀赋;相应地,道家的工夫论也表现出鲜明的“复归性”的特点。道家的德性论还是其治道思想的逻辑起点,其心目中的理想之治也被称为“玄德”之治。在此治下,“侯王”治若无治,一任万物各循其“德”、各展其“性”,宛如万物存在的“看护者”。不过,在黄老道家那里,本于一统天下的功利诉求,他们也强化了治者的“驾驭者”或“主宰者”的形象。道家的德性论决定了其历史观是退化的,且相对于儒家的“文明”观,其尊“德”、尚“质”的生存态度也表现出“反文明”的思想倾向。
关键词:道家;德性论;玄德;文质之辨
作者:陈徽,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
儒学复兴运动视域下儒家生死观更新的两种路向
——以韩愈、李翱、周敦颐的生死观为中心
摘要:近世儒学复兴运动之后,儒家对生死议题的探讨带有重新发现的意味,这既是对儒学内部主动回避这一问题的反弹,也是出于响应佛、道挑战以捍卫中华文化本根精神的价值自觉。在这个过程中,可区分出三个阶段,即关切—直面—超越。其中,关切阶段,从理学自身的建构脉络来看,主要以韩愈、李翱、周敦颐三人为代表。他们如何转变态度进行思考、响应生死议题的内在逻辑、更新传统儒学生死观,展示出在近世儒学复兴中,其应对佛教挑战过程中的角色意识转变。
关键词:生死观;韩愈;李翱;周敦颐;儒学复兴
作者:盛宁,上海大学哲学系讲师。
“解释的理解”简论
摘要:解释以理解为目的,这在科学哲学或知识论中都是一种主流看法。但是否所有的理解都须经过解释,却是一个争论的问题。利普顿声称存在着不经解释的理解,卡万维格认为只在因果关系的决定性系统中存在“解释的理解”,而卡利法则认为在逻辑与或然性等关系中也存在这样的解释性理解。这一问题涉及什么是解释、解释的关系以及解释的标准,可将解释的关系看作一种给出理由的关系:如果解释项a对被解释项b的性质、关系、样式等给出了理由上的解释,使人们不仅能够知其然,而且能够明了事物的“之所以然”,那就是给出了一种解释。正是这种理由关系使得我们能够把事情说清楚,由此能够把握事物的根据,获得理解。
关键词:解释;理解;理由;知识论
作者:陈嘉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讲席教授、厦门大学知识论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作为规范伦理要求的信任
——一种布兰顿式的进路
摘要:信任的知识论中的一项重要争议在于,信任仅是个体对待彼此的态度,还是一种对我们的规范要求?布兰顿的信任理论引入了对信任形成的历史性分析,指出信任是经过社会形式的变迁而最终形成的一种规范的、伦理要求。只有在个体对待彼此的“规范态度”和个体在社会中占据的“规范身份”之间实现真正制衡的后现代社会中,个体才能基于对彼此的信任建立起真正的共同体,进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主体。信任,因此成为一种理解和对待彼此的元伦理态度,只有基于信任才能理解何谓信任,以及为何信任。这一回答在解释信任的伦理特征的同时,也能为信任的知识论问题提供一种不同的解。
关键词:知识论;信任;规范;伦理生活;布兰顿
作者:周靖,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文化挪用现象的哲学反思
——基于文化挪用施为性话语形式的分析
摘要:文化挪用是一种文化背景的人使用另一种文化中的文化元素的行为。文化挪用概念在文化交流和保护文化间存在张力,用于意指时易引起争议。由于文化挪用具有“施为性话语”的形式,意指他人文化挪用不但不会保护弱势群体,反而会造成二次伤害,并把子虚乌有的罪名安置到被意指者身上。文化挪用的实质是把受害者设定为“绝对他者”,在摆出意指“东方主义”的姿态时其实挑起了“东方主义”的话语。受害者为了反抗这一话语,又不得不作出自我东方化的陈述。由于蕴含危险,应避免意指文化挪用,以开放平和态度开展文化交流。
关键词:文化挪用;施为性话语;东方主义
作者:张嘉璈,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梅俊杰,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研究员。
从AlphaGo到ChatGPT:
人工智能的伦理边界何在?
摘要:审视目前如火如荼的AI研发及其应用能否获得应该的伦理边界以保证将对人类的威胁降到可控范围,可从对AlphaGo的讨论入手,呈现其前世Chinook和Deep Blue与今生ChatGPT:对AlphaGo前世的追溯,发现人的生成性发展是以算术方式展开,AI技术的生成性进化是以几何学方式展开;对AlphaGo今生的展现,揭示人的无限潜能的开发是绝对有限,AI技术自身潜力开发敞开无限可能性。总言之,贯通AlphaGo的前世和今生,AI技术从最初的模拟到迁移再到扩展而生成自建构、自创设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获得人的特质并具备人的主体性能力。在这种状况下,设计人工智能机的伦理边界已不可能,确立人工智能应用和再研发的伦理边界虽有可能性,但也面临研发和应用的公开化和透明化何以可能的实际困难;但更为困难的方面,却是技术专家或研究者、企业以及一些国家的政府能否真正克制本能的贪婪,并达成共识去解构利益、权力、垄断、争霸等理念,避免人工智能的发展走向野蛮的暴虐。
关键词:生物工艺学技术;AlphaGo;ChatGPT;生成;伦理边界
作者:唐代兴,四川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教授。
达尔文反对进化的进步性吗?
摘要:进化的进步性问题是进化论哲学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达尔文反对进化的进步性吗?通过对达尔文不同时期著作的分析可知,他认同生物进化过程存在进步趋势。达尔文在其航海日志中,把生物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看作进步;在后来的两篇手稿中把进步的原因归结为自然选择;在《物种起源》中把进步的标准看作生物生理结构的分工和专门化;在后期著作中把人类进步归结为智能和文明程度的发展。他还对进化进步性的一些难题作出了回答。达尔文的进步观与拉马克的进步观的区别在于,拉马克把进步看作生物内在的向着高级水平发展的倾向,而达尔文则把进步看作外部的自然选择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进化的进步性;自然选择理论;生物竞争;进步观念
作者:李建会,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赵楠,菏泽家政职业学院讲师。
化学研究中的结构模型:
理论化与科学理解的工具
摘要:模型的本质和功能是科学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前沿科学研究中科学家重点关注的对象。模型的表征、解释和预测等功能得到了诸多讨论,而对科学家在真实的科学实践中如何构建、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模型的哲学考察,并不多见。以分子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的发现和应用为例,可以从化学实践中建模者与模型使用者的角度分析模型的功能,提出并论证,理想化简化的化学结构模型在化学实践中的认知德性,除了对现实世界进行表征、解释和预测,还体现在两个方面:化学模型作为沟通科学理解的工具和模型使用者利用它进行理论推理的工具。简化模型既可提高理论的可理解性,还可促进科学家以卓有成效的方式使用这些理论,并用于探索性实验。
关键词:结构模型;计算模型;霍夫曼;科学实践哲学;科学理解
作者:朱晶,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姜雪峰,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科技、文化与批判理论
——安德鲁·芬伯格访谈
译者按:作为技术哲学研究领域的先驱之一,安德鲁·芬伯格迄今为止共主编和撰写了13部涉及批判理论和技术哲学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技术批判理论》。在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高级讲师丹尼尔·麦卡锡的访谈中,安德鲁·芬伯格围绕辩证法理念,先后阐述了他对现代科学技术与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现代科学技术的政治经济学问题、公众舆论、商业利益与科学技术争议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看法,通过引入程序与反程序的概念,芬伯格解释了他对技术官僚主义与技术民主化问题的思考。鉴于访谈者的国际关系学背景,二人还就科学技术与国家间竞争、普适文明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芬伯格表达了自己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未来发展与解决现代化造成的全球治理问题的悲观预期。
受访者:安德鲁·芬伯格(Andrew Feenberg),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访谈者:丹尼尔·麦卡锡(Daniel R. McCarthy),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社会与政治科学学院高级讲师。
译者:闫书帝,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快乐增加可期,仁爱意义当续
——评翟振明《虚拟现实的终极形态及其意义》
翟振明的《虚拟现实的终极形态及其意义》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以下简称“翟著”),其主体内容来自作者1998年出版的英文著作,后者实为有关虚拟世界的开创性哲学探索之一。在近期一次公开讲座中,世界知名的纽约大学哲学家查尔莫斯(David Chalmers)提到,他在撰写去年出版的新著《实在+》(Reality+)时得到了翟著的启发。最近,苹果公司公布了新的虚拟技术头盔,谷歌也将有新的成就发布,据说国内也有类似的技术发展。显然,对于虚拟技术及其即将带来的新的生活世界进行哲学反思,阅读翟著正当其时。
作者:范瑞平,香港城市大学公共及国际事务学系教授。
本刊声明
四、本刊联系方式为021-64280039。
《哲学分析》编辑部
往期目录
《哲学分析》2023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3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3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3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2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2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2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2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2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2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1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1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1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1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1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0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Philosophical Analysis
扫码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